香港高等研究院新聞

香港高等研究院神經科學進展研討會
鼓勵全球卓越的神經科學學者合作

2019年3月27日

 

香港高等研究院神經科學進展研討會主辦人、講者、主持人及出席嘉賓:(左起) 賀菊方教授、黃志青教授、曾志朗教授(前)、李嬰教授(後)、Colin Blakemore爵士教授、Tomas Hökfelt教授、張旭教授、Tibor Harkany教授、柳澤正史教授、Moriel Zelikowsky教授、Sophie Scott教授、Tara Spiers-Jones教授、Michael Nusbaum教授、Carol Barnes教授、Jack Feldman教授、上田泰己教授、William Newsome教授、Jan Schnupp教授、蘇國輝教授及容永豪教授。

香港高等研究院於2019年3月25日至26日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舉辦香港高等研究院神經科學進展研討會,以探討神經科學的新銳研究與成果。是次研討會由兩位香港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 - 城大楊建文神經科學講座教授Colin Blakemore爵士教授和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教授Tomas Hökfelt教授,聯同城大生物醫學科學系講座教授賀菊方教授共同策劃。

是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介紹現代神經科學的卓越技術及概念進展,推動世界一流的學者攜手開展神經科學前瞻性基礎研究,討論彼此的科研經驗,總結當前的發展路向,並對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討論。為期兩日的研討會為全球卓越的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和探討前沿領域進展的平臺。

大會邀請了14位講者,當中包括該領域的頂尖學者:歐洲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來自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和香港等地大學的傑出教授蒞臨城大發表演講。香港高等研究院矢志聯合城大內外的腦神經科學的傑出學者合作,促進這領域的研究發展,在腦神經科學研究中發揮主導作用,造福社會。

研討會分四大環節主題,貫穿神經科學研究的各個層次,分別是:「神經脈絡的分子調控」、「神經科學的綜合方法」、「記憶,衰老與老年癡呆症」「感覺,認知和語言的關係」。重點介紹神經科學的跨學科性質,旨在促進神經科學與其他學術領域(包括基因組學、工程學、計算、數據科學、臨床醫學甚至人文科學)的互動與合作。

在3月25日,日本筑波大學柳澤正史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Nusbaum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Jack Feldman教授及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Moriel Zelikowsky教授「神經脈絡的分子調控」的環節中,討論如何調節及控制神經元脈,並就他們的研究領域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柳澤正史教授主持題目為「睡眠機制的奧秘」的講座,指出透過生化和神經生理學分析,發現兩種與控制睡眠及清醒直接相關的基因,並詳細解釋「睡意」之機制。柳澤教授期望這發現有機會運用在治療睡眠障礙等問題。

「神經科學的綜合方法」的環節主題中,中國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教授及日本東京大學上田泰己教授分別主持題目為「體感神經元類型及其病理變化」及「透過下一代遺傳學和全器官細胞分析生物體系統生物學」的講座,提出運用綜合模式,解釋如何透過大腦脈絡及基因,分析腦細胞與意識之間的聯繫。

在3月26日,城大賀菊方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Carol Barnes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教授及英國愛丁堡大學Tara Spiers-Jones教授,在「記憶,衰老與老年癡呆症」環節發表演講,分析記憶系統的神經編碼和報告細胞機制的研究成果。Carol Barnes教授發表題目為「年齡對神經脈絡及記憶的關鍵影響」講座,Barnes教指出研究顯示老化的大腦顯示區域和細胞特異性變化的關係,解釋這些於細胞產生的特定變化對大腦處理信息和記憶的重要影響。Barnes教授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2013年Ralph W. Gerard獎之得主。

另一位著名神經科學科學者,葉玉如教授主持題為「探討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功能障礙及治療方案的最新進展」的講座,指出研究發現了兩種新發現的細胞表面蛋白質,在神經元溝通和大腦功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短期內可以逆轉因腦退化症所引致的神經細胞通訊缺陷及記憶力衰退問,有機會進一步研發成治療腦退化症的新藥物。葉教授於神經科學的研究貢獻良多,她是美國國家工程院及中國科學院院士。

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Tibor Harkany教授、城大生物醫學科學系Jan Schnupp教授、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吳蔡神經科學研究所William Newsome教授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Sophie Scott教授共同參與研討會最後的主題環節「感覺,認知和語言的關係」,探索及深入分析有關感知知覺的研究 ,決策和語言等範疇。Tibor Harkany教授發表題為「探討大腦下視丘如何識別和連接應力脈絡神經元」的講座,分析腦細胞產生的大麻素(內源性大麻素)與意識之間的重要聯繫,討論有關大麻素對神經元脈絡的形發展和活動依賴性可塑性的影響。Harkany教授是歐洲學院院士。

兩天的研討會共吸引了數百名城大師生及校外跨學科研究人員踴躍參與。與會者就研討會的主題演講作討論,集思廣益,促進跨學科與多學科研究,對推動語言學習和發展的生物學基礎、認知神經科學,以及語言治療方面的創新研究起了積極的作用。香港高等研究院矢志加強跨學科的合作的關係,提升城大於神經科學界領域的研究水平及國際競爭力,從而改善存在的問題。

關於主辦單位
Colin Blakemore爵士教授是香港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城大楊建文神經科學講座教授及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科學榮休教授。他專注研究視覺和大腦發展領域,研究重點涵蓋感覺系統、神經發育和可塑性。Blakemore爵士教於授榮獲得多個卓超殊榮及獎項,包括:2018年視光師學院獎、2012年Ralph W. Gerard獎、2001年英國神經科學協會神經科學傑出貢獻獎等。此外,他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皇家學會會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賀菊方教授是城大生物醫學科學系講座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聽覺注意、聽覺系統的時域信息處理、丘腦和皮層中的視覺與聽覺的相互作用、神經科病人的功能替代性技術等。賀教授採用生理、解剖、心物、理論與工程學等多學科手段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神經科學的研究。並成功研製出針對失明人士的「電子蝙蝠耳」。

Tomas Hökfelt教授是香港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及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教授。他擅長細胞生物學,其研究領域集中在大腦神經遞質和神經肽丙肽系統。Hökfelt教授曾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歐洲學院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等6國科學院院士,在神經遞質研究方面做出了舉世公認的重大貢獻,共榮獲15個殊榮及獎項。

關於香港高等研究院
成立於2015年11月,香港高等研究院致力匯聚科學及工程領域的一流學者,追求創新意念及研究,拓闊知識領域,深化全球聯繫,以追尋真理為目標,造福社會。香港高等研究院委任國際知名學者為資深院士,同時廣邀科學及工程領域的頂尖學者到訪,對他們的研究範疇開展創新研究,並與城大其他研究人員及學生共事及作出指導。研究院不時針對特定課題舉辦重點研究專題及活動。

 

[ 返回 ]